强化批发源头检测 确保食用蔬菜安全
时间:2006-05-26
市蔬菜批发市场加强检测基础建设全面提高检测质量 宁波市蔬菜副食品批发交易市场是我市最大的蔬菜集散中心,去年蔬菜交易总量40万吨,日均1100吨,占宁波城区批发总量的80%以上。在市贸易局和市蔬菜公司的重视和支持下,1998年建立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室,经过8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功能齐全、准确度高、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中心。中心使用面积400多平方米,配先进检测仪器7套,12名专职检测人员实行24小时检测服务。2002年市场被全国“三绿工程”办公室命名为全国创建“三绿工程”批发市场示范单位;2005年7月市场荣获宁波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11月市场被国家商务部命名为首批“全国绿色批发市场”。今年1-4月抽测蔬菜17268批次,检出农残超标79批次,合格率99.54%。他们的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蔬菜质量安全。市场领导把蔬菜质量安全作为全场头等大事来抓,明确指导思想是,加强检测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检测专业人员,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实施检测追溯制和市场准入制,全面提升安全检测水平,确保市民放心消费。工作中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总经理助理分管日常检测工作,选调一批责任心强、肯钻研、能吃苦、大专学历的同志为检测中心工作人员,确保检测工作高质量运行。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检测程序。先后制定《实验室工作制度》、《检测人员工作守则》、《检测程序》、《采样方法》及检测结果处理程序等,对检测操作程序都作了具体的规定,二是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检测效能。先后投入400多万元,配备了农业部农药残留速测仪、上海产农药残留测定仪、国际标准气相、液相色谱仪等先进检测设备,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得到了提升。同时添置了检测豆制品、水发产品中二氧化硫、吊白块、亚硝酸盐等含量检测设备。平均每天检测150批次以上,检验覆盖蔬菜、水果、干货、水发产品等全场所有经营的产品。三是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技能。先后派遣9位同志赴北京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培训,有6位同志参加省气相色谱仪使用技术培训,多次参加市贸易局、质监局、农业局等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还采取“走出去”??组织检测人员到相关单位实地参观学习;“请进来”??邀请专家前来指导,有效地提高检测人员业务技术水平,能独当一面完成检测任务。 三、加强检测质量控制和管理。现场取样、检验结果的处理是整个检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取样实行“采样告知登记制”、“进场大货车每车必检制”;对市场经营户实行“轮流定摊、定期不定期抽样”;针对不同检测项目采取“单点取样、五点取样、对角线取样、多点分散取样”等科学方法,以确保所取样本具有代表性。同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产区和不同品种,确定检测重点。如夏季叶菜类超标高于茄果类蔬菜,零星分散种植户超标高于市级基地蔬菜和高山蔬菜,这些都作为阶段性抽测重点。通过电子大屏幕公示,检测数据与市贸易局《宁波菜篮子网》联网;并出具检测结果证明告知经营户,超标蔬菜名单公示曝光;协同市贸易、工商、卫生、质监、农业五局驻场联合执法执勤室的人员对超标蔬菜进行监督销毁。 四、加强市场巡查和宣传引导。通过交谈、散发宣传资料等向经营户宣传相关质量安全知识,要求经营户不销售不符合质量安全卫生标准要求的产品;自产自销经营户的蔬菜不得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应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上市。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绝大多数经营户已把抵制经销农残超标蔬菜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检测取样也得到大多数经营户的理解和支持。有些经营户还在蔬菜采购前,主动拿来欲购蔬菜的样品,经检测合格后再行采购,有效地配合和支持了市场的工作。